左叶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出家的程序1(第3页)

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的僧人的尊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

唐朝僧人义净在他著的《南海寄内法传》中说:“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泛唤博士……若依梵本经律之文,咸云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北方诸国皆唤和社,致令传译习彼讹音。”

这段话的意思是:和尚是有学问而堪为僧师的僧人,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

原音译应为邬波驮耶。

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先传入古西域诸国,依当地语称和尚,从而讹传至今。

和尚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著名僧人的尊称,如东晋时代的名僧佛图澄号大和尚;唐代东渡日本传教的佛学大师鉴真称“唐大和尚”

等。

著名僧人鸠摩罗什还曾把和尚译为“力生”

,即和尚具有为僧人之师的能力,能够教导弟子成就佛教的道业。

佛教认为,少年僧人一定要跟从“和尚”

修行,称为弟子;而和尚要为弟子受戒并亲授经文。

一般的,中国人当然已经习惯了和尚的日常用法。

所以又有“花和尚”

、“野和尚”

、“小和尚”

等说法,虽然在正规的佛教意义上都不能这么用。

阉梨。

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它也是梵文的音译,原意为教授、轨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僧人。

阉梨在僧人集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僧人的出家、受戒、传授戒律礼仪、讲授经文等佛事都要有阉梨参加。

阇梨与和尚的区别在于和尚的资历比阇梨深。

据佛书《翻译名义集》讲,和尚要有10年以上受戒的经历,而阇梨只要有5年以上的受戒经历就可以了。

头陀。

这也是一个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僧人称谓。

和上面一些称呼一样,这也是一个佛教特有的外来语。

它的原意是抖擞、弃除、浣洗等。

正宗的“头陀”

要抛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没有住所,云游天下,修苦行,以乞食为生。

所以也称头陀为“苦行僧”

或“行者”

佛教对头陀的起居饮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规定共12条,称为12头陀行。

这些规定在今天看起来极其残酷:在阿兰若处(住处远离世人);常行乞食;次弟乞食;受一食法(一日一食);节量食;中后不得饮浆;着弊衲衣(世人遗弃的褴褛衣服);但三衣(只穿佛教规定僧人穿着的三种衣服);冢间住;树下止;露地坐;但坐不卧。

释子。

也称“释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