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罗辑终于睡了个好觉,在将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解决之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脑海中的科技树。
他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科技树中的知识他需要去研究才能理解;二是所处时代越接近研究时代,研究效率也就越快。
换句话说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用一生的精力去研究远超时代的理论,那样换来的结果是,可能有很高的声望,或许会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理论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其理论是超出当前时代的。
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在十七世纪没有太大用处,而在二十一世却为太空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种则是应用科学家。
罗辑想到了一个人,尼古拉·特斯拉。
他的一生更倾向于设备的研究,也就是发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罗辑的祖师爷,他对于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罗辑考虑了一会,还是决定做一个应用科学家,相比起理论那种看不见着,甚至别人都无法论证的情况,还是一个应用科学家更有吸引力。
尽管推动人类认知的是理论科学家,但这并不是说应用科学家就略逊一筹。
相反没有应用科学家,理论永远是理论,而没有办法转化为生产力,就更别谈理论研究了。
理论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只不过理论永远且必须要走在应用前面。
其实罗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时代进步之后,他对于超过时代的研究也会轻松不少,以后会怎么样谁又说的清呢?
不过当务之急是加速时代的进程。
罗辑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时代”
,这是当前最有可能,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时代。
“无线充电器搭载智能核心,将更多的设备无线化智能化,还有更加小型更加灵敏的传感器,以及真正的智能助理……”
罗辑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过这事急不来。
无线充电器还要生产和宣传,在这个过程中罗辑觉得自己得找点事做。
现在阻碍物联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当前的智能不够智能,比如当下卖的很火的扫地机器人,扫地不干净不说,被线绕住了还要主人来救,简直蠢萌。
“嗯,可以考虑做一款人工智能?”
罗辑有自己的考虑,他当然清楚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这比无线充电还要厉害的多,不能直接放出来。
至少不能一步到位。
“或许我可以将智能进行分解?”
剔除自我学习功能,代替工作削弱为辅助工作,事物认知从“人类”
降低到“动物”
。
“那就先做一个私人助理软件好了!
将无线充电app整合到一起,这是个好主意!”
私人助理第一步从语音控制开始,如果还要键入文本进行输入,那还不如直接做成指令按钮。
“小音,搜索语音信息,进行分析。”
因为笔记本容量有限,所以小音是搜索后再进行筛选的,最终下载下来的语音文本也很简单,都是些命令语句,譬如“开始工作”
之类的。
罗辑想的很明确,这只不过是第一步。
也许这么简单的功能,不会有人在意,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出现在生活中之后,这些指令就显的意义非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