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历史人物在历史大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崔光远和苏震出走长安一事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之后一些本已投降的官员相继赶来灵武投奔肃宗。
可见叛军兵锋虽健,却始终不得人心。
之后,安禄山任命心腹田乾真为京兆尹。
但此时叛军的种种暴行已失去了人心,长安附近义军四起,田乾真疲于应付。
关于崔光远,唐军收复长安之后,他便一路青云直上,先后任河南节度使、凤翔节度使、成都尹兼西川节度使等要职。
到了晚年,他愈发喜好樗蒲和饮酒,不再亲理戎事。
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崔光远依靠部将花敬定的力量,协助东川节度使李奂讨平了段子璋。
叛虽平,但乱更甚。
花敬定部下的士兵趁机对百姓肆行抢劫,甚至断人手腕,以掠取金钏。
杜甫曾为花敬定写过两首诗,其中《赠花卿》极为有名:“锦成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诗写得极好,尤其是后两句堪称千古名句。
只是受赠人花敬定太过臭名昭著,引来众人对杜甫写此诗意旨的种种猜测。
有人认为杜甫当时是真心称颂花敬定;有人认为是违心赞誉花敬定;有人认为是成心讽刺花敬定。
杨慎《升庵诗话》云:“(花卿)蜀之勇将也,恃功骄恣。
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
而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
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
还有人认为此诗“似谀似讽”
(《杜诗镜铨》);更有人认为这是杜甫赠歌妓之作。
《唐风怀》提到:“南村曰:少陵篇咏,感事固多,然亦未必皆有所指也。
杨用修以花卿为敬定,颇似傅会。
元端云是‘歌妓’,于理或然。”
《网师园唐诗笺》也说:“不必果有讽刺,而含蕴无尽。”
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与局势,后人无法一窥全豹。
正如笔者一直所强调的,在历史人物的行为中,有一些是由其个人意识所不能左右,为个人力量力所不能及的。
实际上,当时的杜甫并没有像后世所誉“诗圣”
的地位,他的声名远不及李白、王维,甚至不及孟浩然、贺知章等人。
在四处流浪的生活中,杜甫为了生计,确实迎合过他所不耻的一些官吏。
后人与其人为地为杜甫掩饰,不如真实地还原杜甫当时的处境,便能知道他为花敬定作诗的真实目的。
无论如何,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杜甫才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杜甫。
关于杜甫,后面还有专门的篇章论述。
花敬定纵部抢掠一事在当时影响极大,肃宗专门派特使前往调查。
作为花敬定的直接上级,崔光远自然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因此而忧郁成疾,于上元二年(761年)十月卒。
在崔光远身上,很好地反映出在矛盾冲突的大背景下,历史人物所呈现出来的多面性。
由此可见,在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中,历史人物均受时代的制约,无法摆脱当时具体局势的控制。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个穿越的宅男,不错的资质,一本类似双修的功法。修仙何时才是尽头?老七一直认为,修仙也是要有合理的等级规律的,或者说,你得讲出道理。世间万物是有规律的,不是你想当然的就分成几个等级,尽量符合万物变化的本质,哦,直到本源!老七的新作丹鼎风韵录已经发布,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老七,呵呵!...
帝王之势,踏天行道。皇武之力,狂世居傲。神魔变迁,混沌茫茫。亦欲霸界,怒戮奸邪。立于巅峰之上,站于天地之间。伊始间,临世枭雄。乱世中,群强并立。度荒时,风卷云残。塑身期,不过尔尔。一人一剑一身修为一腔热忱便可一世苍生。...
从小外婆就给我立下一个规矩,我没有遵守,结果害死了我的男朋友...
金喜国长公主上官夕颜因为不想继承皇位,来到大月国和亲,被册封为后由于她性子懒惰,闹出了很多的皇宫内的笑话片段一娘娘,请开门!圣旨到了可是回应公公的是细微的打鼾声片段二皇上,娘娘不在寝宫,她说她说今夜身体不适,请您前往其他宫安歇龙桌前的皇帝微微皱眉,抬眼问道那娘娘现在在做什么?娘娘她她此刻跟完颜皇在御花园喝酒大婚的第一晚,就这么对待朕?皇帝南宫玉顿时怒火三丈,堂堂一国皇后,竟然跟他国的皇帝跑去喝酒?那他这个正牌的夫婿何以自处?...
本书简介一觉醒来,天不圆了地不方了,混沌变成了宇宙,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同类,没有灵气的陌生的世界让她无所适从。不仅如此,她还失去了似乎很重要的记忆。以前的世界到底发生么什么?她能否找回丢掉的一切?这本书是以现实情况为模板构建的架空背景,所以很多设定和现实生活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但是许多发生的事却是虚构的,请各位不要纠结背景问题,O∩∩O谢谢。...
穿入修真界,获得仙宝无限升级器,这金手指玩大发了提升法器品阶,售卖顶尖武器,那财源滚滚来不要太汹涌啥?先祖说大千界未来飞升可能无法实现?!困死了无数修真达人?还涉及一系列惊天之谜?那姐还能不能悠然修仙,坐看风云了?感谢编编桔子大大给偶设计的封面,么么么么么么(以下省略一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