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宗对魏徵极为重视,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
魏徵也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性格耿直,认为皇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他曾对太宗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贞观二年(628年),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
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
魏徵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
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
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
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
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
这时,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徵询问。
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之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
其中缘故十分清楚。
不足为怪。”
太宗这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一 贞观之治(3)
由于魏徵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因此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有一次,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当他看见魏徵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生怕魏徵因为他玩鸟而批评他。
而刚好魏徵奏事比较久。
好不容易等魏徵走了,太宗赶紧将鹞子拿出来,却发现已经闷死了。
当然,对魏徵的犯颜苦谏,有时太宗也忍受不了。
有时太宗大发脾气,魏徵却神色不变,太宗也只好收敛怒气。
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愤怒地喊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下佬!”
长孙皇后便问他要杀谁,他说:“魏徵常常当众羞辱我,当然要杀他。”
长孙皇后当即向他道贺,说:“魏徵忠直,正因为陛下是明主。”
太宗听了才恍然大悟,怒气顿平。
魏徵前后谏事200余件,大多违犯太宗意旨,然而太宗均虚心接纳,并择善而从。
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魏徵“忧国如家,忠言直谏”
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世许多谏官也多以魏徵为榜样。
一个穿越的宅男,不错的资质,一本类似双修的功法。修仙何时才是尽头?老七一直认为,修仙也是要有合理的等级规律的,或者说,你得讲出道理。世间万物是有规律的,不是你想当然的就分成几个等级,尽量符合万物变化的本质,哦,直到本源!老七的新作丹鼎风韵录已经发布,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老七,呵呵!...
帝王之势,踏天行道。皇武之力,狂世居傲。神魔变迁,混沌茫茫。亦欲霸界,怒戮奸邪。立于巅峰之上,站于天地之间。伊始间,临世枭雄。乱世中,群强并立。度荒时,风卷云残。塑身期,不过尔尔。一人一剑一身修为一腔热忱便可一世苍生。...
从小外婆就给我立下一个规矩,我没有遵守,结果害死了我的男朋友...
金喜国长公主上官夕颜因为不想继承皇位,来到大月国和亲,被册封为后由于她性子懒惰,闹出了很多的皇宫内的笑话片段一娘娘,请开门!圣旨到了可是回应公公的是细微的打鼾声片段二皇上,娘娘不在寝宫,她说她说今夜身体不适,请您前往其他宫安歇龙桌前的皇帝微微皱眉,抬眼问道那娘娘现在在做什么?娘娘她她此刻跟完颜皇在御花园喝酒大婚的第一晚,就这么对待朕?皇帝南宫玉顿时怒火三丈,堂堂一国皇后,竟然跟他国的皇帝跑去喝酒?那他这个正牌的夫婿何以自处?...
本书简介一觉醒来,天不圆了地不方了,混沌变成了宇宙,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同类,没有灵气的陌生的世界让她无所适从。不仅如此,她还失去了似乎很重要的记忆。以前的世界到底发生么什么?她能否找回丢掉的一切?这本书是以现实情况为模板构建的架空背景,所以很多设定和现实生活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但是许多发生的事却是虚构的,请各位不要纠结背景问题,O∩∩O谢谢。...
穿入修真界,获得仙宝无限升级器,这金手指玩大发了提升法器品阶,售卖顶尖武器,那财源滚滚来不要太汹涌啥?先祖说大千界未来飞升可能无法实现?!困死了无数修真达人?还涉及一系列惊天之谜?那姐还能不能悠然修仙,坐看风云了?感谢编编桔子大大给偶设计的封面,么么么么么么(以下省略一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