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六祖惠能本来是岭南新州的百姓,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
家境贫寒,以打柴为生。
一天,惠能在街上卖柴,偶然看见有一位客人在街上诵经。
惠能听见经中的一些话,心里有所省悟,于是问那位客人:“你诵读的什么经?”
客人回答说:“《金刚经》。”
惠能又问:“你是从何处得到这部经书的?”
客人告诉惠能:“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主持该寺,门下弟子干余人。
大师常劝导弟子,只要依《金刚经》修行,就可以成就佛道。”
惠能听见这话,立即辞别老母,上黄梅参拜五祖弘忍。
弘忍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想求得什么?”
惠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到这里不为别的,只求成佛。”
弘忍说:“你是岭南人,是个未开化的蛮夷,怎么能成佛呢?”
惠能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
未开化的蛮夷身体与大师不同,但佛性没有差别。”
惠能这番回答,显示了高人一筹的见解,被弘忍选为传法人。
为避人耳目,让他做一些劈柴挑水之类的杂事。
8个月后,惠能做出了一首名传后世的偈语: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饱含禅理的偈语使弘忍下定决心立惠能为自己的衣钵传人。
夜深人静时,他密召惠能入室,为他讲说《金刚经》。
终于惠能成为禅宗的第六代祖。
总之,在隋唐时,讲经是中国佛门弟子的必修功课。
因此,讲经的仪式也日益完善,据日本来大唐求法的高僧圆仁记载,这个仪式程序如下:
(1)“打讲经钟,打惊众钟。”
这是集众讲经的信号,听钟后,僧众上堂。
(2)讲经法师登座。
在登座期间,僧众同声称赞佛名。
坐定后,僧众用歌咏的方式赞颂佛。
(3)开题。
法师先唱经题,然后总述经题大意。
(4)由“论义者”
举问发难,法9币只回答而不反问。
(5)法师入文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