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版要求我尽可能把正文和注解最后确定下来。
我是怎样实现这一要求的,可以简单说明如下:
根据再一次对照法文版和根据马克思亲手写的笔记,我又把法文版的一些地方补充到德文原文中去。
这些补充是在第80页(第3版第88页)、第458—460页(第3版第509—510页)、第547—551页(第3版第600页)、第591—593页(第3版第644页)和第596页(第3版第648页)注79。
此外,我还按照法文版和英文版把一个很长的关于矿工的注解(第3版第509—515页)移入正文(第4版第461—467页)。
其他一些小改动都是纯技术性的。
其次,我还补加了一些说明性的注释,特别是在那些由于历史情况的改变看来需要加注的地方。
所有这些补加的注释都括在四角括号里,并且注有我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或《D.H.》。
【本卷括在花括号{}里,并注有弗·恩·。
—编者注】
最近出版英文版时,曾对许多引文作了全面的校订,这是很必要的。
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不辞劳苦,对所有引文的原文都进行了核对,使占引文绝大多数的英文引文不再是德文的转译,而是它原来的英文原文。
因此,在出第四版时,我必须参考这个恢复了原文的版本。
在参考中发现了某些细小的不确切的地方:有的引文页码弄错了(这一部分是由于从笔记本上转抄时抄错了,一部分是由于前三版堆积下来的排印的错误);有的引号和省略号放错了位置(从札记本上抄录这么多的引文,这种差错是不可避免的);还有某些引文在翻译时用字不很恰当。
有一些引文是根据马克思在1843—1845年在巴黎记的旧笔记本抄录的,当时马克思还不懂英语,他读英国经济学家的著作是读的法译本;那些经过两次转译的引文多少有些走了原意—如引自斯图亚特、尤尔等人著作的话就是如此。
这些地方我都改以英文原文为根据。
其他一些细小的不确切和疏忽的地方也都改正了。
把第四版和以前各版对照一下,读者就会看出,所有这些细微的改正,并没有使本书的内容有丝毫值得一提的改变。
只有一段引文没有找到出处,这就是理查·琼斯的一段话(第4版第562页注47);多半是马克思把书名写错了。
所有其余的引文都仍然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甚至由于现在更加确切而更加具有说服力了。
不过,在此我不得不回溯一段往事。
据我所知,马克思的引文的正确性只有一次被人怀疑过。
由于马克思逝世后这段引文的事又被重新提起,所以我不能不讲一讲。
1872年3月7日,德国工厂主联盟的机关刊物柏林《协和》杂志刊登了一篇匿名作者的文章,标题是《卡尔·马克思是怎样引证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义愤填膺、粗暴无礼地指责马克思歪曲地引证了格莱斯顿1863年4月16日预算演说中的话(这句话引用在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并且在《资本论》第1卷第4版第617页即第3版第670—671页上再次引用)。
这句话就是:“财富和实力这样令人陶醉的增长……完全限于有产阶级。”
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在《汉萨德》的(准官方的)速记记录中根本没有马克思引的这句话。
“但是在格莱斯顿的演说中根本没有这句话。
他在演说中说的和这句话正好相反。
〈接着是黑体字〉马克思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增添了这句话!
”
马克思在5月接到了这一期《协和》杂志,他在6月1日的《人民国家报》上回答了这个匿名作者。
由于当时他已记不起这一句话是引自哪一家报纸的报道,所以只得从两种英文出版物中举出意思完全相同的这句话,接着他引用了《泰晤士报》的报道。
籍籍无名的大学生李轩在惨遭毒打之后,意外获得一款神秘的系统,能够自由穿梭于无垠位面之中,原本平凡的命运悄然改变。...
征服地球是那么的容易,那我们就先从征服一支球队做起吧!反正,青春年少,刚好,时间还早。曾经的梦想,被揉成一团扔在了角落里。现在,找出来熨平,贴在墙上,拍拍胸口,转身,去实现它!这是一部关于足球的生活小说。...
宠文(日更6000)公司濒临破产父亲中风倒下未婚夫一家落井下石,她一改往日温柔娴静变得冷艳凌厉,走高冷女王范,没想女王次次狼狈不堪都被这个男人撞见苏岚,我正缺个老婆,看你挺合适的,不如咱两明天去领证吧。这个男人说得理所当然,苏岚无语凝噎,在路边求救喊了一声老公,就真的要跟他去领证结婚?!什么?他是顾氏地产总裁顾三少?大哥是首都市委书记?二哥是特种兵?父亲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国家首脑?苏岚深吸一口气,小心肝颤的厉害,看着从浴室出来的男人顾乔北!领证的时候你怎么不告我你背景这么雄厚!男人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丝光亮现在知道也不晚嘛,苏女王,我都洗干净躺好了,你还在磨蹭什么?快点过来,咱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
她是侯府庶女,却嫁于今上最宠爱的四皇子为正妃。信誓旦旦犹在耳,缱绻深情难思量。却不想,新婚之夜,良人变狼人,要生生的剥她的脸皮!她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不堪受辱自毁容颜触柱而亡,再一睁眼,她已回到六岁之时。冷光乍现之间,风华无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积蓄了六年的实力,带着幼弟再入侯门。...
我从没想过娱乐圈三个自带光环的字有一天在我的生命中会被染成血色。那个男人是我的男神,我一直想触碰的太阳,后来我成了他的专属用品,他成了我死去孩子的父亲,再后来他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而我变成了那根引爆线。我遭遇的厄运友人的入狱弟弟的死一系列的灾难都拴在这根引爆线上一点即燃。弦,思华年。那些年华,恍然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