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谈《幸福触手可及》
对于一个曾经做过大量翻译也写过不少评论的人而言,年近不惑时居然开始写小说,简直像是一种惩罚。
你不是一向站在岸边评点水里的各种泳姿吗?世界级健将游到终点上岸,你不是经常会跟他们同行一段,用中文替他们的成果代言,并且,多少也在那迷人的光环边站过一站?现在好了,你自己跳下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水里的环境比你想象的更严酷,你扑腾的姿势比你以前批评过的别人的更难看。
这不是自作自受,又是什么?
但我终究还是跳了下去。
我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
我也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承受虚构的代价——比如被更多的人识破我的眼高手低。
然而,人类的虚构冲动可能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在有些人身上会显得特别强烈一些。
人到中年,我才确定我也属于这类人。
而在此之前,我的成长史,一直都伴随着对这种冲动的压抑。
扯远了,回到这个短篇:《幸福触手可及》。
虽然此前也写过一些小故事,但这篇无论是篇幅还是叙事的方式,都离文学刊物的要求更近一点。
我没有给自己预设太高的起点,只是想从我最熟悉的城市生活写起,写那些平静表面下的暗流。
我不喜欢彻底摒弃故事的根基——戏剧化,但又想极力避免小说成为流水线上的情节剧。
我想让读者在人物身上找得到自己的影子,又不希望这些“他们”
成为“我们”
的素描像。
我希望这个故事能用最亲切的、现实主义的姿态接近读者,却又希望在文本行进的过程中,能自然绽放出几个具有超现实意味的火花……对于大师,这些限定条件多半是最好的催化剂,而我这样初次下水的新手就很有可能被逼出一套“四不像”
的泳姿来——至少,呛几口水是一定的。
这一篇完稿于去年,我今天再读,其中时时显露的稚拙痕迹已经让我坐立不安。
好在,我还在写。
好在,后一篇永远存在超过前一篇的可能。
我常常用我最喜欢的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文学理念来鼓励我自己,希望有一天,我的虚构作品能离这样的境界近一些,再近一些:
“若将文学比为藏在石块下面的动物,则诗所表达的,便是人们观赏完这些动物之后再把石块搁上去的那份儿心态和情调;而小说刻画的,则更像是人与动物之间在特定场合下的矛盾:人用小棍子去捅它们,那些处境危险的可怜虫,或奋力自卫,或束手待毙……任何作家都晓得,作者是完全听凭作品选择的,而他们自己却根本无法选择作品。
倘若石块下面根本就没有蝾螈,而作者偏要想象它有,那就会失去任何意义。”
炮灰女重生归来,发誓逆天改命,修修仙,报报仇原本意欲低调行事,却不料可爱萌宠精分美男恶魔男神各个自己送上门来更有可恶的穿越女次次挑衅!哼!管他什么神,什么鬼!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欠了我的统统还回来!带着忠犬,大杀四方!带着自家忠犬去翻身!内有蛇精病出没,请注意出行安全...
红颜血,豪杰泪,一支青竹,半枕桃木,翩翩红袖拭凄凉,浩气镇苍黄。孝悌存,英魂在,擂鼓震天,脚踏苍茫,萧萧琴瑟祭情郎,一诺永不忘。话不尽天下熙熙红尘事,看不尽人生百态大解放。(末世文)...
...
前世,乔阡陌亲眼看见自己的丈夫与‘妹妹’在家里上演着春宫图,还被指责为小三!她怀孕,‘妹妹’也怀孕,而且孩子还比她大!心如死灰,却意外得知,就连自己的父亲都参与其中,而这一切居然是他们安排好的!跌落楼梯,胎儿不保,就连她也命丧黄泉,再度醒来,居然回到了十五岁!重活一世,她发誓,绝对要把自己曾经所受的痛苦统统还回去!却没想到,在复仇路上遇到了他。第一次见面,他说,我没见过你这么蠢的人。第二次见面,他说,你出门都不带脑子的么?第N次见面,他说,就你?来十个也是白搭。话虽不好听,可在遇到危险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她身边。流言,陷害,各种风波接踵而来,而他始终是默默地选择信任她。反击,报复,在别人都说她是坏女人时,他也仅仅是安静地站在她身后,做她最坚实的后盾。...
一夜酒醉,再醒来,她发现自己的第一次没了!不过是酒会一场,她竟然跟冰山老板逃回家去,她还在满心忐...
我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嗯也许是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