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僧人非等同和尚
我们现在所说的“和尚”
也就是指“男性佛教僧人”
,其实,这是一种误称。
“和尚”
的原意基本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高僧”
,并非每个出家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和尚”
。
不过,既然这个词已如此深入人心,我们也就不妨入乡随俗。
在此书中,除非特别指明,“和尚”
就相当于“僧人”
。
那么,什么是“僧人”
呢?
“僧”
并不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随着佛教的传入,从印度传来的一个外来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
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尊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日桑门,亦声相通,总谓之僧,皆胡言也。
这条记载说明了成为僧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剃落须发,释累辞家”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出家”
;另一个条件是“结师资,尊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
,也就是常说的“受戒”
。
只有经过了出家和受戒这两个过程,一个普通的人才能成为一名佛教僧人。
名目繁多是称呼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对于出家的佛教信徒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称谓,这些称呼语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
现在简单介绍几种:
僧。
僧是梵文音译“僧伽”
的简称,意译是“和合众”
,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看,僧其实是一个集体的称呼。
所以有些佛学研究者就提出声明:一名出家人不能称为“僧”
,就如同一名战士不可以叫做“军队”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