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叶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9章 生产力的改进(第1页)

松江棉布,衣被天下,此时的江南织造是极为有名的,金陵、姑苏、武林所设的三大织造皇庄,天下知名。

由是又衍生出了这三座大都市周边的织造风气,除了浙南山区之外,之江道家家养蚕、户户种桑,按周小娘子所说,凡是种桑树,必定能乘便养鱼,这叫桑基鱼塘。

他们乡里凡是稍微有些底蕴的人家,必定都是有鱼塘,有桑树的,每年都会将自己精挑细选的蚕茧卖给乡里的织场,而自己家中也都有黄婆机——从前乡间也多有种棉花的,蚕茧织出的绸缎乡人自己也不穿,家中的棉花土布自纺自穿,有多余的也能卖给本地的商户,而本地的女娘,倘若不能织造,那压根就说不上人家,不能织造,便等于是有钱赚不到,而且还要倒赔钱去买布穿,倘若不是使奴唤婢的官宦人家,谁愿娶这样的媳妇儿?真是羞也羞死了。

然而,织机昂贵,倘若不能日以继夜的使用,算下来是不值当的,但江浙地碎,家家户户的耕地是不多的,此处便有了棉、茧与机器之间的矛盾,棉花时常不足,织机若要闲置了也舍不得,很多人便会将自己织机的时段以低价租给无织机的人家,或是自家的佃户,还有一些大户,便会索性在家中购买织机,招揽佃户、亲眷家的空闲女眷前来做活,给付工钱。

这样的织场在江南一带十分常见,织机有些是五架十架,有些是二十、三十,多过于百的,那都非得依附于大户人家才能经营,因为从织机的价钱,再到工钱、料钱,往外的卖价,都是数百上千两银子的本在里头,一般的小户人家是支持不了的。

以周小娘子的见识,在三大织造皇庄之外,若有过千架织机的织场,那背地里的主事者便一定是江南的豪族——指家中可以和阁老攀亲的那种大族,一般的小织场如她们家,十余架织机,多以织棉布为主——绸缎单价高,本钱也就大,而且为好看,前置的工序更多,小户人家是很难生产的。

单说织棉布,倒是快的,两日三匹怎么都是有的,他们家织场十二台织机,一日是18匹布,一年约有五千匹布,一匹布市价三钱银子,卖给大商家只能卖到两钱银子,因为他们大量吃货,省了织场零售的烦恼。

如此,一年算下来光是现银往家里拿了千两银子——但这没有算买棉纱的钱。

棉纱线并不便宜,因从梳棉到最后纺线、染色、浆线,直到最后卖给织场,期间的工序也有十几道,需要耗时数月,可以这么说,按买活军的度量衡来算的话,一亩地,只能出100公斤的棉花,也就是30公斤的皮棉,最后能出的染色棉线一公斤就要卖到相当的价钱,再加上工钱和织机的本钱,织场一年到手的利润不过是百两银子上下,也就是说,一架织机,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劳作,一年大约是十两银子的利润。

这不算是什么骇人听闻的发财路子,而这织机若是在农户自家,效率要更低,因为农户倘若不愿买棉线,从摘棉开始,什么都耗自己的劳力,那么一年能纺出足够全家使用的布料,之外再卖个十几匹已算是很能干的了,他们的赚头便只会更少,大部分时候织机都是闲置,而这样的村布在本村也要卖到两钱半一匹,也就是约等于250文钱一匹布,而一匹素布可以做两件衣服,一件衣服光布料的钱就要125文。

如今买活军这里,最低的收入是600文一月,房租便要200文的话,余下400文来管吃饭和生活,那么150文一身的衣服其实仍是很贵重的。

毕竟这还是素布,倘若要更坚牢,更能御寒,更耐脏,这衣服都要更贵。

也因此周小娘子对买活军的纺织厂本也没报多大的希望,她不想要出去做工,便是因为她对织场的工是了解的,也有预期——工钱是不会少的,但也绝不会多,一个人吃不饱饿不死,便是如此而已了。

织场自身的利润摆在这里,想要多开工钱又怎么可能呢?

再说她也问了吴老八,知道买活军这里的棉布价格很低,很好的棉布一匹止一钱半,也就是说一身衣服只要75文,因此买活军那里的日子是好过的,的那织工的收入必定也要跟着减少。

进纺织厂做工,像她这样也没什么靠山的外地寡妇,想要做管理谈何容易?织工的话,一日能开三十文便是极好的了,按吴老八说的物价,她真不如在家带孩子,至少还能打点家里,教养子女,还能少耗用一些眼力——

为了不闲置织机,织场晚上也开夜工的,却又多舍不得将灯点得很亮,多置烛火——也怕引发火灾,因此他们多是发给火烛银子,让织工自己来买蜡烛,因此凡是上晚班的织工,多数都是只点一盏黯淡的蜡烛,就着天边的星月之色织布,久而久之,眼力耗用,很多人到了晚年都是半瞎。

说是好吃懒做也好,拈轻怕重也罢,人要活着总得为自己打算,周小娘子现在都不愿回想她在船上那段时日是怎么过的,那样污糟的环境,那样绝望的未来,而在其中最大的一点亮光却不肯收容了她,还一定要她先去做工——两人却偏偏不能谈得太久,每每都有人事打断,也要避开旁人的耳目,身边又有许多也看上了私盐贩子们的寡妇同乡……若不是有黄太太的安慰,她内心几乎要煎熬死了,直到如今她也有意地不多想这段旅程,更不让自己去想从前在老家的时光,想又有什么用呢?日子都在前头过,再说,此处的日子也未必就不好了,虽说眼前还艰难,但至少要比想得又好得多了。

第一个好的便是织工的报酬——远比她想得要高,周小娘子的预估全是错的!

此处的熟练织工一天拿五十文的都不少见!

而这一切全是因为她错误地估计了纺织厂的‘单位产量’——买活军这里,纺织厂的‘单位产量’要比老家要高得多了!

这自然是因为他们用的织机与众不同,周小娘子因为夫家的关系,算是见识广阔的,不像是很多女眷只知道纺纱织布,她知晓从采棉、梳棉、弹棉、纺纱、浆线、染线、晒线等一系列工序各自的细节,唯有如此才能帮着公婆在外收棉线,买活军这里的棉花许多都是从外头买回来的籽棉,算是省了采棉这一步,随后——从梳棉开始,用的便是新式的机器,效率比从前高了何止三四辈!

更不说他们用的横式纺纱机了!

这横式纺纱机,一台机器便相当于老家的五个织工,那么哪怕给这个纺纱工的工钱开成原本的两倍,也是省了三个人的钱,这是何等的便利?何等的可怕?而织布机更可怕,这里的织布机是用飞梭的——这飞梭节省了多少人力,又是多么的快捷?一个人一天织不出五匹布那都算是笨的了!

一个横放,一个飞梭,刹那间便把原来的成本打了下来!

人工上真正节省了太多!

哪怕一钱半一匹布,纺织厂照样是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布每天织造出来,立刻就被运走了,用厂长的话说,许多都运到了邻省去,哪怕加了运费,两钱半一匹也是稳稳的赚钱。

这意味着什么,以周小娘子现下的学识和职位,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而不是完整地描述出来,但她能想到的变化便已有很多了——棉布既然如此便宜,那么农家也就不必为了省钱自己织布了,能把精力省下来做别的活,布直接买就可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抗战胡匪

抗战胡匪

日寇入侵,国破家亡。少年胡飞一把火将至亲的遗体和自家的住宅同时火葬,从此之后上山为匪。胡飞即是胡匪,江湖报号满天飞。除汉奸战日寇,纵横华夏与万恶的倭奴势不两立。身披抗日义勇军的光环,本是大名鼎鼎的胡匪头子,行的却是保国为民之事。东北新疆晋绥在兰封在万家岭在南昌,神州大地到处都留下过胡飞战斗的身影。身负血海深仇,只要是和日寇的战斗,胡飞无不勇往直前。一支具有强烈胡匪风格的军队往来纵横在中华大地,他们神出鬼没,他们呼喝向前,他们勇不可当,他们就是英勇的抗日义勇军!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属巧合...

小皇帝慢点,疼!

小皇帝慢点,疼!

意外身死穿越到陌生朝代,薄柳之成了忠烈侯祁暮景的妻,侯府的女霸王。祁暮景宠她,疼她,她要天上的云,绝不给她地上的草。祁暮景会抱着她或温柔或粗暴的吻她,抚遍她的全身,他情动如山,却始终不要她。薄柳之不懂,也闹过,祁暮景只是轻轻拂过她的发,冲她温柔的笑,知儿,你还小他的这份怜惜,十六岁的薄柳之,曾偷偷窃喜感动。啪,声音脆响,力道十足十,薄柳之高仰着头,怒视床帏内衣裳凌乱的女人,贱货!啪,清泠若仙的男子终是盛怒,举起的手还在微微颤抖,薄柳之,你这妒妇!薄柳之嘴角绽血,撩出一弯决然凄美,祁暮景,你既然宁愿上一只鸡也不愿意上我,你为什么六年前要娶我?薄柳之,你无法无天我无法无天也是你惯的!那一夜,薄柳之被罚跪房门外,一双耳,听了整夜的巫山云雨。第二天,她当着家中主仆上百人的面将手中休书丢在祁暮景那张清俊的脸上,无视他眼中震惊,转身高傲的离开。妖冶魅邪的小皇帝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将她压于龙座之上,一双手甚至孟浪的往她小腹下钻去,之之,给祁暮景祁侯爷告御状来了,恩?!吓蒙了的薄柳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当年六岁便登基为皇的小皇帝拓跋聿看上了二十二岁的祁家弃妇薄柳之。许三千恩宠,誓无二独一。东陵二十年,帝都发生了二件大事,使得朝野动荡,百姓叹观,他国蠢蠢欲动。一为忠烈侯祁暮景突然暴毙,祁家一夜之间灭门,无一生还。二为小皇帝拓跋聿广发告示,颁布圣旨,举行了一场旷世冥婚,立薄氏柳之为后,谥号昭仁,一并立的还有小皇帝将将足月的小女儿,赐号青禾公主。从此,君王霸朝五载,举国嗟叹红颜祸水!聿哥哥,夫子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肉团眨着大眼睛摇着小扇蒲软糯糯道。拓跋聿挑眉看了眼粉团身后低着头的夫子,那青禾打算如何报答聿哥哥?聿哥哥养了青禾五年,肯定需要好多滴水,青禾无以为报,愿以身相许夫子瀑布汗,怒了,靠!拓跋青禾,老娘不说话,你当你老娘死的啊啊啊…!!!小青禾懵了,夫子好变态,竟然说老娘,娘,娘此文女主火爆,男主重口,男配没人性,绝不危言耸听!!!...

重生之再回首

重生之再回首

唐妈妈,时常会对唐阅说这样一句话孩子,你福报小,注定这辈子不会大富大贵…正因为这样一句话,使得唐阅在去过的三十一年里,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然而,就在她小有所成时,一场意外却将她送回到十三年前!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没等唐阅完全适应,等待她的,却是那令人头疼的高考志...

沙僧志

沙僧志

一朵相似的花出现在我的眼前。同样的精灵,同样的美貌。请问这一切又都是什么原因?我到底陷入了一个什么样的大局之中?沙僧志,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白衣如雪,来去如风,快意恩仇,除强扶弱。以上这些,和主人公,一文钱关系都没有!现代小市民,魂穿大明。附身到大名鼎鼎郑贵妃的堂兄身上。不等他发挥穿越优势就发现,自己所处的位面,与历史位面,居然存在着较大出入。燧发枪,望远镜,自己能想到的,现在怎么都有啊?你们就不许给我留点么?好在自己有一个有本事的妹子,这个条件,谁也夺不去。且看锦衣缇帅,如何玩转江湖,笑傲庙堂。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笑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