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禅寺多处于山中,本来就为绿树所环绕,而僧人们也不倦地植树造林、装点环境。
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先驱。
比如《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洛阳里的永宁寺等寺院虽处在闹市中,但由于僧人不断植树,使绿树成行,环境优美,给周围的都市居民带来了许多好处。
宋徽宗年间,浙江省象山县圣寿禅院住持永净,曾在蓬莱山植树10余万株。
(4)架桥修路
中国古代僧人对交通事业也贡献不小。
隋唐之交,四川僧人道渊,不忍看到渡锦水江的百姓因渡船倾覆而溺死的情景,发愿要在锦水江上造一座吊桥,最终以众人的力量实现了弘愿。
试度为僧
自唐朝以来,僧人修习佛教典籍不仅是他们日常的主要功课之一,还是他们能否成为一名正式僧人的重要前提。
因为从唐朝开始,对僧尼要举行考试,也就是“试度”
。
试度,就是通过考试经文,合格者方可受戒为僧。
这种制度始于唐初高宗时候。
据《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有关部门对要求出家的童子150人进行经文考试,由高僧玄奘亲自监考,通过者才能正式剃度出家。
到了唐朝中叶,“试度”
已经成为一种制度。
唐中宗诏令天下,通过考试经文录取僧人,就好像学子通过科举取士一样。
这种制度自创始起,在唐宋两朝一直被严格遵行。
根据记载,试经在敕令下达后有3个月的温习时间。
试经要读500页经文,读300页的就算及格。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僧人,或者平时戒律精严、为僧众共知的高僧都可免于考试。
五代时,试经的科目有所增加,包括“讲经科、讲论科、表白科、文章应制科、禅科、声赞科”
。
要成为正式僧人必须比试经文,如不遵守这一制度,犯规僧人和他的师傅都要处以徒刑。
宋代,试经的制度更加严格。
地方官员如果不经过试经私自允许僧人剃度,要被解职。
而私自剃度的僧人以及他的师傅等人要被处于流放之刑。
在金元以至明朝,试经的制度一直都有记载。
有记载指出,至明朝中叶,试经的制度不仅没有废除,而且依然十分严格。
一名僧人要得到度牒,必须经过僧道管理部门的初试,初试通过后要经过地方政府验明身份后的正式试经,最后还要经过礼部的复试,真有点科举考试的味道。
不难想象,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下,中国古代僧人不能不苦读经书。
真是:
夜静更深自诵经,意中无恼睡魔惺。
虽然暗室无人见,自有龙天侧耳听。
(摘自《缁门警训》)
喇嘛考博
藏传佛教的寺院,既是信仰的中心,又是政治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的学校和研究院。
尤其几座著名寺院,实际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
...
本文首发磨铁中文网,写个文比生个娃还难,未经同意请勿转载,否则必深究!)点击阅读第一章43411488554遇到他那一年,我挣扎在落魄肮脏的泥潭,他对我这个行当的人嗤之以鼻,却频频对我伸出援手。露营时那场大雨淋漓,情愫开始悄然疯长。然而,他昔日的深爱来袭我破落收场逃之夭夭。三年后再相逢,才懂得最伤人的真相不过如此,痛恨是我,深爱是我,要的却从来不是我。以下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现实拉锯下的爱情9689他娶了白富美3890女业务员的人生逆袭路3114...
天地五行,日月精华,一把摄魂刀,一柄流云剑,刀破五行,剑封日月。煞神当空,魔族重现,一场神魔战,一段人鬼恋,战天成神,堕魔屠地。从未年轻过的人,一定体会不到什么叫热血。从未被命运击倒过的人,一定领悟不到什么叫信仰。从未替他人付出过的人,一定认识不到生死与共的才是兄弟。从未看过本书的你,一定不会知道什么才叫绝色妖娆。美女,神兵,神兽,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2o14,年度巨献玄幻大作,期待您的关注!...
末法时代,修行不易,脑袋不好使的普通学生姜乐,却是因为脑袋中存在了上古仙宝,落宝金钱的残片。踏入道门,师从毛小方,用落宝金钱的能力,硬生生在这个末法时代开辟了一个修道圣地。虚空站立,龙凤合鸣,姜乐豪情万丈今我得道,创纯阳道院,凡有向道之心,不分妖魔鬼怪人,皆可前来就学。...
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易者,变也。日月之交,阴阳更替。故道化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造化天地,运化万神。神之道,执掌天职,司牧众生。开天辟地,造...
出身中医世家,祖上据说还是神医张仲景弟子的石韦,穿越到了北宋初年,却悲催的发现,自己竟然穿到了一个即将被砍头的死囚身上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大宋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