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叶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 黄大人灵魂诘问(第1页)

买活军既然拿下了吴兴,那么……那么这一两年内,倘若风调雨顺的话,的确是不会太缺粮食了。

黄大人虽然未曾到过福建道,但对这一带的地理人情也是有认识的,吴兴那一带地势更加平坦,是闽北有名的粮仓,也因此,日子一向都比外头的好,浙江道这里的江县,若是有农户活不下去了,都会往吴兴那里,试着去拼一条活路出来。

按说这样富庶的地方,又是山路连绵,应该没那么好攻打才对,买活军刚拿下了许县不过几个月,春耕一结束又抽调人手取了吴兴,看来在攻打许县的战争中,的确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反而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黄大人自然对买活军如何用兵也很好奇,那所谓的‘金小娘’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谢向上的说法,他虽然没有见过金小娘,但也隐隐约约地听过一些她的事情,这个小姑娘是临城人士,老家在吴兴,既然他的那些买活军姐妹们这样讲,那么必定是她,或者她家,在买活军攻打吴兴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喽。

若是从前,自然是金小娘的父兄立了功劳,泽被到了家人身上,但今时今日,到底是谁泽被了谁还真不好说,买活军麾下的女娘,比陆大姐更能干的或许不多,但只差她少许的还真不在少数,黄大人这几日在衙门内外见到了许多女娘,谢向上说她们都是来算账盘账的,“我们买活军喜欢让女娘做账房,女娘算学好,她们有耐心,对复杂数字不容易出错。”

这是无从反驳的道理,因为‘外头’的女娘是不太会算学的,也从未有人对她们施以算学教育,所以无法验证这个说法的真伪,而且似乎又还有一些普遍的认识佐证——“不都说女人会算计嘛!

会算计那必定也会算账喽!”

黄大人觉得男人——尤其是那些朝廷中的大臣,算计起来比娘们是只高不低的,不过他也不会在这些事上反驳谢向上,谢向上嘴巴很松,没必要坏了他的谈兴。

“你们是怎么拿下吴兴的?”

他公然又套谢向上的话,做得并不隐晦——因为不管他隐晦或直白,反正谢向上都会上钩的,这个买活军并不是愚笨,只是丝毫不在意被套话。

“也和拿下许县似的,里应外合?斩了个本地的乡绅?”

许县陷落之后,消息不可避免地会往外扩散,衢县这里已听说了几个版本,因为他们靠近消息源,所以还不算传得过于光怪陆离,可以分析出一些东西,临城县那里的消息传到衢县往往就夸张失实,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譬如说谢六姐会仙术,能差使天兵天将,大年初一还请了南天门下来,让仙女为众人演了歌舞……这种消息只能令人发笑,大部分有见识的官僚都是听过就算,压根不会予以采信。

总之,黄大人此前便已大概知道买活军拿下许县的过程,只是还想从谢向上嘴里多听一点罢了。

“吴兴最大的乡绅好像就是金家,他们应该不至于被斩吧,有金小娘从中斡旋,或许还能得一大笔筹子,之后不论是做买卖还是做吏目,都比旁人走在头里——这就是祖宗福泽呀!”

谢向上知道得却也不多,挠着头啧啧地赞叹着,“这是他们运气好,有个族人在临城县做官,倘若没有金小娘他们一家,那么许县的张地主就是他们的下场。”

“到底他们也有佃户的,难道就真个丝毫无法抵抗买活军了?”

“这是自然,”

谢向上却很平淡,“吴兴的农户难道就没听说过六姐稻吗?连你们衢县的都听说了罢,好些小地主家还私下来买种子,只要种了六姐稻,投入买活军那就是迟早的事,黄大人你是个聪明人,仔细琢磨一番,是不是这个道理?”

亩产比老稻种要翻了几倍,又必须每年新育种,无法自留种……黄大人想了半日,越想越是心惊,竟无一语可以反驳,而且他也实在看不出该怎么阻止衢县的农户来许县弄种子——在农户们来看,哪怕能种一年的高产稻都是好的,大不了下年再种自己留下的老种子。

但在主事者看来,这期间的差别太大了,种过了高产稻,如何还能回得去?

“你们的育种地在何处?”

他根本连面子都不要了,直白地这么问着,“难道就不怕官兵盗匪前去攻打吗?”

其实这也是很难的,按黄大人的猜测,育种地一定在彬山,此处背靠高山,前方接壤的几个县城如今都是买活军治下,即使发生战争,买活军也有大量的时间安排育种农家,保证始终只有买活军掌握了这样的丰产仙种。

事实上,倘若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并且得到验证,黄大人可以肯定,朝廷对买活军肯定是以招安优抚为主,只要肯交出仙种,封妻荫子都不在话下!

恐怕还会给谢六姐封个菩萨、真人的名号,也是未可知的。

这不是黄大人该问的问题,但谢向上居然也没有发火,而是指了指脑袋,有些狡黠地说道,“自然都在六姐的脑子里——六姐在何处,六姐稻就在何处,难道还能跑得了吗?”

……无懈可击的回答,难道……难道……

黄大人不免又想起了‘三个口袋’说,米口袋、盐口袋、糖口袋……难道这竟有几分真实么?

热门小说推荐
抗战胡匪

抗战胡匪

日寇入侵,国破家亡。少年胡飞一把火将至亲的遗体和自家的住宅同时火葬,从此之后上山为匪。胡飞即是胡匪,江湖报号满天飞。除汉奸战日寇,纵横华夏与万恶的倭奴势不两立。身披抗日义勇军的光环,本是大名鼎鼎的胡匪头子,行的却是保国为民之事。东北新疆晋绥在兰封在万家岭在南昌,神州大地到处都留下过胡飞战斗的身影。身负血海深仇,只要是和日寇的战斗,胡飞无不勇往直前。一支具有强烈胡匪风格的军队往来纵横在中华大地,他们神出鬼没,他们呼喝向前,他们勇不可当,他们就是英勇的抗日义勇军!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属巧合...

小皇帝慢点,疼!

小皇帝慢点,疼!

意外身死穿越到陌生朝代,薄柳之成了忠烈侯祁暮景的妻,侯府的女霸王。祁暮景宠她,疼她,她要天上的云,绝不给她地上的草。祁暮景会抱着她或温柔或粗暴的吻她,抚遍她的全身,他情动如山,却始终不要她。薄柳之不懂,也闹过,祁暮景只是轻轻拂过她的发,冲她温柔的笑,知儿,你还小他的这份怜惜,十六岁的薄柳之,曾偷偷窃喜感动。啪,声音脆响,力道十足十,薄柳之高仰着头,怒视床帏内衣裳凌乱的女人,贱货!啪,清泠若仙的男子终是盛怒,举起的手还在微微颤抖,薄柳之,你这妒妇!薄柳之嘴角绽血,撩出一弯决然凄美,祁暮景,你既然宁愿上一只鸡也不愿意上我,你为什么六年前要娶我?薄柳之,你无法无天我无法无天也是你惯的!那一夜,薄柳之被罚跪房门外,一双耳,听了整夜的巫山云雨。第二天,她当着家中主仆上百人的面将手中休书丢在祁暮景那张清俊的脸上,无视他眼中震惊,转身高傲的离开。妖冶魅邪的小皇帝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将她压于龙座之上,一双手甚至孟浪的往她小腹下钻去,之之,给祁暮景祁侯爷告御状来了,恩?!吓蒙了的薄柳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当年六岁便登基为皇的小皇帝拓跋聿看上了二十二岁的祁家弃妇薄柳之。许三千恩宠,誓无二独一。东陵二十年,帝都发生了二件大事,使得朝野动荡,百姓叹观,他国蠢蠢欲动。一为忠烈侯祁暮景突然暴毙,祁家一夜之间灭门,无一生还。二为小皇帝拓跋聿广发告示,颁布圣旨,举行了一场旷世冥婚,立薄氏柳之为后,谥号昭仁,一并立的还有小皇帝将将足月的小女儿,赐号青禾公主。从此,君王霸朝五载,举国嗟叹红颜祸水!聿哥哥,夫子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肉团眨着大眼睛摇着小扇蒲软糯糯道。拓跋聿挑眉看了眼粉团身后低着头的夫子,那青禾打算如何报答聿哥哥?聿哥哥养了青禾五年,肯定需要好多滴水,青禾无以为报,愿以身相许夫子瀑布汗,怒了,靠!拓跋青禾,老娘不说话,你当你老娘死的啊啊啊…!!!小青禾懵了,夫子好变态,竟然说老娘,娘,娘此文女主火爆,男主重口,男配没人性,绝不危言耸听!!!...

重生之再回首

重生之再回首

唐妈妈,时常会对唐阅说这样一句话孩子,你福报小,注定这辈子不会大富大贵…正因为这样一句话,使得唐阅在去过的三十一年里,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然而,就在她小有所成时,一场意外却将她送回到十三年前!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没等唐阅完全适应,等待她的,却是那令人头疼的高考志...

沙僧志

沙僧志

一朵相似的花出现在我的眼前。同样的精灵,同样的美貌。请问这一切又都是什么原因?我到底陷入了一个什么样的大局之中?沙僧志,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白衣如雪,来去如风,快意恩仇,除强扶弱。以上这些,和主人公,一文钱关系都没有!现代小市民,魂穿大明。附身到大名鼎鼎郑贵妃的堂兄身上。不等他发挥穿越优势就发现,自己所处的位面,与历史位面,居然存在着较大出入。燧发枪,望远镜,自己能想到的,现在怎么都有啊?你们就不许给我留点么?好在自己有一个有本事的妹子,这个条件,谁也夺不去。且看锦衣缇帅,如何玩转江湖,笑傲庙堂。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笑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