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叶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四章 调查组留下的东西(第1页)

吴城工业委主任办公室内。

张源文主任正在认真修改实验室那边送来的一份文稿。

——关于金属移动能力训练的新器材试验。

自从前几天姜九陵在三楼,用玻璃棒和气切割枪表演了一把玻璃抽丝后。

实验室的几名实验员就照葫芦画瓢,在用光整整两瓶乙炔和氧气的情况下,把玻璃纤维的长度从十多米,增加到现在的一纸箱。

现在纸箱里,有几百根长度在十米左右的玻璃纤维。

正如姜九陵所言,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抽取玻璃纤维的技术,简单到连烧锅炉的大爷都能学会。

它的制作成本和制作条件,都低到让人有种白捡感觉。

它确实是最适合用来训练金属移动能力的材料。

一根玻璃纤维,一个金属小球。

金属球上要打个小孔,另外因为管道从内径变成外径原因,玻璃纤维的末端和前端,必须要用东西架起来。

这样就需要在练习前,先把金属小球穿进入。

这算不上什么麻烦,玻璃纤维本身就很有弹性,练习前用手就能把它从架子上拉开,再放回去。

现在张源文的办公桌上就放了几个已经做好的玻璃纤维架子,他准备把文稿修改好后,就把文稿和训练器材样品一起发到省里,再由省级去向工业委出版的【知识】科学期刊投稿。

张源文很肯定,只要知识期刊刊登了这篇文章。

用不了太久,国内的那些称号工程师们,就会把茅升先生发明的迷宫练习管,替换成玻璃纤维练习器材。

前者一套练习管的价格需要数百块,并且新手在练习时,很容易把薄薄的玻璃管给碰坏。

而玻璃纤维练习器材,成本只要一两块,还无需担心损坏的烦恼,非常适合新手。

当然这也不能说茅升先生发明的东西就彻底落伍,在张源文看来,等称号工程师们可以熟练移动金属球后,还是用玻璃练习管比较能涨技巧。

数百块一套的练习管主要贵在精度上,练习时如果不全神贯注就会把玻璃管给碰坏。

碰坏一根玻璃管就要十块钱,技巧能不涨的快嘛?

就在张源文斟酌文稿的用词时,有人从外面扣响了办公室门,张源文喊了声进来。

来人是委里负责器材与设备管理的科员,他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看见来人,张源文有些奇怪,因为工业委内一共有四名办公室主任,和两位委长。

这名科员并不归属自己管辖,也不用拿着文件向自己汇报工作。

“张主任,我这边有份文件签字想请示您一下。”

马科员走进来客气道:“事情是这样的,昨天省工业委派过来的两名调查员走了。”

“他们带走了那把损坏的王莽级卡尺,但把造成卡尺损坏的罪魁祸首给留在了这里,就是那几名学生一起捣鼓出来的那辆机器人战车。”

“它不是和卡尺一起炸毁了嘛,他们拍完照就把这辆坏掉的战车丢給了我们,说让我们自己处理。”

“所以我这边,想问一下您的意见。”

张源文点了点头,明白马科员来找自己的目地了。

前几天省工业委调查员过来的事情,委里很多人都知道。

这不是什么大事,两名调查员也就走个过场,在这吃了几顿饭住了一天后,带着损坏的王莽级卡尺回去了。

王莽级卡尺属于二类特殊工业工具,这类工具即使是损毁,工业委都要对它进行回收备案。

那辆机器人战车是造成卡尺损坏的罪魁祸首,理论上是要带回去一起留档备案的。

估计两名骑着摩托车来的调查员,嫌那玩意太过笨重,就只是拍拍照,便把它丢给了吴城这边的工业委保管。

热门小说推荐
锦医玉食

锦医玉食

表哥大婚之夜,正是她赴死之时。明明清白的人,却被冠上狐媚子的丑名。她不甘地闭上眼,再睁眼时,重回到了父母双亡那年。寄人篱下,她不再懦弱。重活一世,她誓要守护自己!...

帝国风云

帝国风云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都市情缘小说,它如长河般的悲壮凄美,主人翁江梦远与青梅竹马的恋人西楚艳演绎了一场生死永相随,不离亦不弃。爱到白头老,相守亦相望那份纯真纯美的生死之恋。后来,西楚艳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他让他伤心欲绝。从此,主人翁江梦远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他将情归何处呢?...

村庙

村庙

村庙最新章节列小说村庙短刃著村庙全文阅读关于村庙村中多庙宇,然庙从何来?人所供奉者为何物?谁又曾想过,那整日里居与庙宇之中,接受世人香火供奉的神灵,却是邪孽异物?故事,从那阴森森的庙宇中ampgt...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

云飘遥

云飘遥

一个异世孤魂,来到苍茫大陆成为农家女,觅得仙缘,踏入仙途,开始一段传奇之旅。QQ群326871575欢迎各位加入身份验证为小说中的人名...

明末达人秀

明末达人秀

贾亦韬,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者,对于明史极有研究,因缘际会之下,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成为了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尤其是明末时期,贾亦韬有着极深的研究,他相信,由他当皇帝,无需过多的辛劳,不需像崇祯皇帝那样日夜忙于勤政,更不需要过着艰苦的日子,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只需将历史上的人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当一个甩手掌柜...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