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虽然在写小说和散文,可是不大注意到理论。
近来忽然觉得有些话要说,就写在下面。
我以为文学理论是出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恐怕也是如此。
倘要提高作者的自觉,则从作品中汲取理论,而以之为作品的再生产的衡量,自然是有益处的。
但在这样衡量之际,须得记住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品与理论乃如马之两骖,或前或后,互相推进。
理论并非高高坐在上面,手执鞭子的御者。
现在似乎是文学作品贫乏,理论也贫乏。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
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
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
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
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
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
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
它存在于一切时代。
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文学史上素朴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
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
斗争者失去了人生的和谐,寻求着新的和谐。
倘使为斗争而斗争,便缺少回味,写了出来也不能成为好的作品。
我发觉许多作品里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
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两者不能独立存在。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
我不喜欢壮烈。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乏人性。
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
《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
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
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
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
一个穿越的宅男,不错的资质,一本类似双修的功法。修仙何时才是尽头?老七一直认为,修仙也是要有合理的等级规律的,或者说,你得讲出道理。世间万物是有规律的,不是你想当然的就分成几个等级,尽量符合万物变化的本质,哦,直到本源!老七的新作丹鼎风韵录已经发布,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老七,呵呵!...
帝王之势,踏天行道。皇武之力,狂世居傲。神魔变迁,混沌茫茫。亦欲霸界,怒戮奸邪。立于巅峰之上,站于天地之间。伊始间,临世枭雄。乱世中,群强并立。度荒时,风卷云残。塑身期,不过尔尔。一人一剑一身修为一腔热忱便可一世苍生。...
从小外婆就给我立下一个规矩,我没有遵守,结果害死了我的男朋友...
金喜国长公主上官夕颜因为不想继承皇位,来到大月国和亲,被册封为后由于她性子懒惰,闹出了很多的皇宫内的笑话片段一娘娘,请开门!圣旨到了可是回应公公的是细微的打鼾声片段二皇上,娘娘不在寝宫,她说她说今夜身体不适,请您前往其他宫安歇龙桌前的皇帝微微皱眉,抬眼问道那娘娘现在在做什么?娘娘她她此刻跟完颜皇在御花园喝酒大婚的第一晚,就这么对待朕?皇帝南宫玉顿时怒火三丈,堂堂一国皇后,竟然跟他国的皇帝跑去喝酒?那他这个正牌的夫婿何以自处?...
本书简介一觉醒来,天不圆了地不方了,混沌变成了宇宙,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同类,没有灵气的陌生的世界让她无所适从。不仅如此,她还失去了似乎很重要的记忆。以前的世界到底发生么什么?她能否找回丢掉的一切?这本书是以现实情况为模板构建的架空背景,所以很多设定和现实生活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但是许多发生的事却是虚构的,请各位不要纠结背景问题,O∩∩O谢谢。...
穿入修真界,获得仙宝无限升级器,这金手指玩大发了提升法器品阶,售卖顶尖武器,那财源滚滚来不要太汹涌啥?先祖说大千界未来飞升可能无法实现?!困死了无数修真达人?还涉及一系列惊天之谜?那姐还能不能悠然修仙,坐看风云了?感谢编编桔子大大给偶设计的封面,么么么么么么(以下省略一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