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敌人的猛烈炮火及重机枪弹雨,让阻击阵地上的红军战士抬不起头,没几分钟,就牺牲了六名战士,有二十多位战士受伤。
坚守山腰阵地的是刘明松连的二排和三排。
刘明松置之死地而后生,把一排带上,将指挥所设在心子上山尖后的一个溶洞里,一排就在山尖位置,建立了最后一道防御阻击阵地。
“二排三排,要拼尽一切办法,守住山腹阵地,不允许冲锋,要用火力严密封锁那咽喉,尽量予敌杀力杀伤。
没有命令,你们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直到援军到达,打退敌人为止!
如果你们全牺牲了,我们也会在最后一道防线死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向两个排长下了死命令。
“是!”
“是!”
两个排长二话没说,坚决接受了命令。
这座山之所以叫心子上,它立于山底小河边,两边呈圆形缓缓向上,然后收拢,再挺立向上,就像一颗心脏立在那里。
二排和三排从左右两边山梁向中间延伸,挖了战壕,建了简单的防御工事,除了人手一支步枪外,还用两挺重机枪及四挺轻机枪布置交叉火力,还有配置了两门迫击炮和不少的炮弹。
按此布置,就可以知道缺少装备、弹药的红军,是如何重视这个咽喉之地的。
前次在任河沙坝追歼王三春部队的王立波师九二七团邓明禄营,正布置在柏树乡的入口左岸口、右岸口阵地。
突然,团里下达紧急命令:全营携轻重武器,带上所有装备弹药,立即撤出阵地,向红花寺乡钟停坝心子山的咽喉阵地急行军,所遗阵地另有部队接防。
邓明禄营长一听这命令,就知道前方战场危急万分。
命令迅速传达,所有指战员一股铁流从左岸口沿任河岸边的道路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营长邓明禄,是陕西汉中人,已二十九岁,别看他瘦高个,一脸朴实像,但却是个身经百战的红军指挥员了。
他知道前方肯定是有大量敌人已攻入钟停坝了,在心子上阵地扼守咽喉阵地的我军肯定是以寡敌众,形势万分紧急。
虽说从左岸口阵地到钟停坝,只有二十来里,但山路狭窄,弯道多,大部队行军快速快不起来。
但救兵如救火呀,邓明禄眉头一皱,立即命令一连带上全营的四门迫击炮和足够炮弹,跑步前进。
而且他还对一连长胡聪耳语了几句。
于是一连立即轻装,只带枪与子弹,轮流扛着迫击炮和炮弹,马不停蹄一路向前跑步疾进。
心子山阵地。
邓芝芳部的宋明忠营,在半小时内,不知向红军阻击阵地打了多少轮炮弹,倾泄了多少重机枪子弹。
阵地一片火海血雨。
在阵地上的二排三排,工事被摧毁,战壕被填平,不少战士还被尘土乱石埋在战壕里。
又有上十名战士牺牲,几乎人人都带伤,排长、副排长及班长们全部受伤。
敌营长宋明忠见红军阵地被炮火摧了一遍又一遍,以为已经没两个活人了,他马上命令一个连去彻底占领红军阵地,另两个连向咽喉要道口蜂涌而去。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轰轰轰……轰隆……”
匪军以为红军阵地上早已无活着的人了,正疯狂地猛冲之时,那激烈的射击、炮击猛然袭来,同时,在心子上阵地的一排,也用重机枪向冲向咽喉路口的敌军狂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