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因为凭他的聪明,他知道清廷并无与洋人打到底的决心与实力,弄到最后,少不了又要与洋人讲和,说不定今天是“借团灭洋”
,明天还会“借洋灭团”
呢!
后来的事实表明,盛宣怀不愧为一大战略家,他把后来的事情全预料到了。
南方的督抚思想基本统一了,可以实行“互保”
,而北方的战火何时能灭?盛宣怀这时寄希望于他的老上级李鸿章。
李鸿章自甲午战败后已经失势,此时在天涯海角当两广总督。
他致电李鸿章,劝他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出来主持和局。
而李老夫子却说:“国事太乱,政出多门,鄙人何能为力!”
他又去游说张之洞,对他说:“傅相(指李鸿章)督直二十五年,深得民心,若调回北洋,内乱外衅,或可渐弥。”
同一天他又致电刘坤一,希望张、刘二人以封疆重臣的资格,向朝廷推荐李鸿章回镇直隶,拯救万一。
盛宣怀这时还直接向握有兵权的荣禄直接进言,也是建议调李鸿章回京平乱:“李鸿章督直二十五年,久得民心,威名素著,即调令督直,限十日到津,于平内乱及劝阻洋兵进京,必能做到。”
平心而论,荣禄对时局是看得很清楚的。
他对老佛爷的“抚团”
政策虽不敢公开抗旨,但对于“灭洋”
一条,却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做法。
在董福祥的甘军攻打东交民巷的间隙,他想法设法暗中接济外国使馆,送去西瓜、蔬菜和武器,不敢把事做绝,使得双方在谈谈打打中相持了五十多天而使馆始终未被攻下,而围攻使馆的甘军和义和团却死伤千余。
当他的部下,中军分统张怀芝来到他的府邸请示,到底要不要听从端王的命令,向东交民巷里发起炮击时,他支吾其辞。
张怀芝见此状更不敢自作主张了,便赖在荣府里不走,非等个准信不行。
最后荣禄来个个春秋妙语:“横竖炮声一响,里边(指宫里边)也是听得见到。”
张怀芝大悟,匆匆赶回城墙上,把进口的德国大炮,对准东交民巷使馆区后面的空地,重炮齐发……
第四章 力挽中国(3)
这说明在此危难之际,荣禄与盛宣怀也是英雄见英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于是同意了盛宣怀的建议,也力主调李鸿章回京。
朝廷遂于7月8日,重新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以全权大臣的资格与列强谈判。
盛宣怀赶紧电告还在广州的李鸿章:“洋兵到京尚需一月,顷商各领事,如各使尚存,除德国外,似可先议停战之法,或送中堂进大沽,或送外使到上海,彼此可商。
事极急迫,务请师速到上海再筹进止。
愈迟遇难,此正不待驾而行之时也!”
他仅仅一商界领袖而已,此时却在指挥李鸿章了。
“东南互保”
中隔江灭火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终于发疯了,居然不顾后果,正式下诏与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并命各省督抚,召集“义民成团,籍御外侮”
,在此之前还命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公使,限他们二十四小时之内立即离京,否则就不负保护之责……
令下的当天,张之洞等就表示不服。
李鸿章则致电盛宣怀:“乱命不可从之!”
公然唱起了反调。